新闻中心 分类>>

m6米乐安装不平凡的一年 2016第三届美骑自行车行业高峰论坛实录

2024-08-21 16:13: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m6米乐安装不平凡的一年 2016第三届美骑自行车行业高峰论坛实录2016年12月18日,第三届美骑高峰论坛在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思路 新玩法”。此次高峰论坛吸引了超过五百名自行车行业人士参加,参与此次盛事的嘉宾包括品牌商、贸易商、车店主、赛事主办方、著名车手、投资人等。

  本次高峰论坛共设5个议题及多个发布会,汇聚行业精英讨论经营情况、发展方向、新产品、赛事热潮等多个方向,并进行第二届金单车奖的颁奖仪式,嘉奖那些为自行车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们。

  ▲轻客在现场带来了试骑的新款电助力车(包括使用了轻客VeloUP!威履!智慧动力系统的千里达电助力山地车);智骑ThinkRider则提供了智能骑行台的体验;思帕客带来了新款的秋冬装;AFTERSHOKZ则让来宾感受了骨传导耳机的魅力。

  ▲本次高峰论坛的男主持在自行车业已有5年从业经验,曾主管美骑的市场部门;而来自广东电视台的女主持此前也主持过运动自行车活动,能与发言代表积极互动。

  ▲在高峰论坛开幕时,美骑网络创始人周福源先生致辞:“美骑作为自行车行业领先的互联网公司,致力于推进自行车行业的发展。中国自行车市场近两年遭遇了低潮,但是随着自行车与互联网连接的加深,自行车行业出现了更多的营销模式和创新产品,自行车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急需要新的思维和玩法。若有更多新元素加入进来,中国自行车行业还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广东省运动自行车协会主任戚宇先生及广东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马助森也上台为美骑高峰论坛致辞,并发表了对自行车行业发展的乐观看法。

  ▲第一个议题是由美骑网执行总编何兆志讲解《2016年运动自行车行业调查报道》(点击购买),这是由美骑业界组延续一年的工作汇成的书刊。该报告通过大数据概述过去一年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自行车的用户习惯和阐述2016年里出现新潮流。中国自行车生产和销量出现明显的下滑,但是销售额依然保持稳定,可见中国自行车的平均售价有所上升,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趋向高端化,消费者也越发年轻化、多元化,购车预算也变得更高,同时拥有多辆自行车的人更多。

  ▲这个演讲环节是有最多人拿手机拍照记录的部分,大家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PPT里展示的行业数据。我们业界组内部的人笑称,来听了这段演讲的人,相当于已经赚了500块了——全本调查报告的售价为1088元,一些来宾在现场就掏了腰包带书回家。

  ▲在名为“自行车行业的未来在哪里?”的议题二中,我们邀请了在不同时期创立并发展品牌,或在不同时机下开始内销业务的品牌商代表谈谈看法。

  天津金轮集团的华南办总经理刘昌明先生(左二)从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是认为在市场不好时,只有好产品才是根本,降价等营销方式应该是后续再谈的;二是认为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服务是不可能同质化的。金轮集团提倡车店走综合店模式,经销商要用独到服务打造自己的品牌,自行车品牌是属于制造商,不是车店的,车店要有自己的号召力才能卖好车。

  ▲崔克中国的市场部总监王昊先生(左图)认为很多经销商选择崔克是看重它的品牌能力,其实专卖店和综合店其实有各自的偏重点。崔克中国近年也在反思为什么骑、去哪里骑和骑什么,卖出10辆车之后,现在回头客也只有两到三个,弄明白了为什么骑的话,可以提升顾客的回头率。

  UCC的行销总监杨文先生(右图)提出现在自行车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要求更高,对产品更挑剔。自行车市场的低迷不是末路,只是调整,洗牌淘汰的是不良因素。市场跑得慢,优秀的企业会更重视自主的提升,在寒冬中提升自己。

  ▲XDS喜德盛国内自行车营销中心经理先生(左图)坦诚说,2016年中国自行车行业总体是不景气的,自行车在2010年间遇到黄金时间,连续10年的时间都在上升,到2015年开始有明显的供大于求的情况,加上互联网销售的崛起,凭借互联网低成本的优势,冲击了传统的车店渠道,削弱盈利能力。多元化的户外运动的发展,也分流了部分自行车运动爱好者。

  有位来自迪卡侬国内自行车部门的听众好奇提问企业的价格优势是怎么来的,张经理表示他们的优势来自合理的市场预判,只有产品过硬,才能得到供应链和经销商的支持,把价格压下去。

  NORCO诺客中国区副总侯俊豪先生(右图)分享了在软尾山地车这个小众市场经营的经验,说在小众领域要做到最顶尖的话,能赚的就不仅是卖车的钱,而是能把团队拓展到场地、赛事、培训等服务上。

  ▲JAVA产品经理潘勇先生(右)也认为自行车企业最重要的是预判能力,在自行车最兴盛的时候,很多人跟进到这个市场里。现在市场说是不好,但总体还是增长的,只是竞争的人太多了。

  ▲千里达总经理梁霄凌先生(左)首次参加美骑高峰论坛,他觉得自行车上一轮黄金时期里,车是卖出去了,但是消费者的专业度并不高,所以未能形成持续发展的态势。现在自行车市场回落,未来的增长潜力是车友专业度上升,深度运动用户的占比增大。

  烈风自行车总经理Marco(右)认为现在自行车行业从业者要么选择转型,要么就选择转行。他呼吁车店要专注,不要逃避互联网的竞争,它只是一个工具,不能改变实体店作为主体的情况。一个淘宝店的成本其实并不低,要做好的网店,推广费、人工也不会少,它的优势是面对消费者群体广,是全国的,实体车店要借助互联网力量,探索更多创新做法。

  ▲FORMAT福玛特的总经理叶平先生(左二)提出如今自行车的玩法已经不同了,经销商们不能只开门营业、带活动,而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用户群,再想尽心思去争取他们,找到合适的产品,想着大包大揽所有客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当关店成为主旋律,我们该怎么办?第三个议题首先由广州哈泳雅自行车商行老板钟健彬先生演讲,因讲出了自己的大实话而广受听众赞赏和佩服。他首先讲起了自己的创业史:当年广州大学城里专卖店众多,他虽玩车多年,但作为圈外人也拿不到品牌的专卖店开店授权。于是他就开成了综合店,一边开店一边探索,卖过的品牌非常多,最终总结出了自己一套独有的经验,也就其实没怎么感受到市场寒冬,每年都能获得增长,并在2016年单店营业额达到1500万。

  ▲他非常坦率地分享了自己的经营心得,听来让人很受启发,但也确实是一般人办不到或没有魄力去办的点子。例如“赚到多少,就用多少钱来备货,用尽所有渠道去备充足的货,才能让消费者有车可买,而不是客人进来就看到寥寥几款,我自己的备货额在300万元左右,这个资金要持续流动”,又例如“在清理库存方面,产品周转率不能超过3个月,消费者永远是追求新东西的”,还有“价格非常透明的商品,即使非常热门,也不要投入过多精力去卖,因为这种情况下加价销售会非常影响顾客购物的积极性”等等。

  ▲捷安特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邱若华先生(最右)认为,由于正在洗牌,一些自行车店的服务在上升,少、专、多、精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更多高端的消费者会对更全面的服务有更多要求。

  ▲北京行如风创始人闫好学先生从事自行车行业销售管理已有26年了,他认为店家也会对制造商有很多不满,特别是厂商在品牌打造方面的力度不足,只沦为拼配置、材料,造成消费者并不认同品牌溢价。厂商店家都有自己的算盘,信息不对称。厂商在预判的差错会造成产品的滞销,带来价格战,店家也会跟进。闫老板认为行业最重要的不是店家、厂家之间的争吵,而是把信息互通,营造一个行业沟通平台。

  ▲乐游家单车咖啡生活馆总经理姚建峰先生(左)认为目前自行车店过于局限在自行车本身,如果跟更多行业外的人交流,能获得更多休闲性的启发。姚老板更乐意推广城市车、复古车,这是一个看起来小众的市场,但其实并不小,因为真正热爱自行车竞赛的人并不多。姚老板将车店办成生活馆,自行车可以卖,也可以作为装饰品,车店里可以卖的不仅仅是车而已,加入更多生活化的产品,活动方面也推广女子骑行、亲子骑行等非竞技性的领域。他认为多元化经营不仅在于自行车品牌的多元化,还在于品类和服务和多元化。

  广州Infinite Bikes的店主夏铮先生(右)表示店家要换位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我该学点什么来让这家店更加丰富?基本的东西是否做好了?然后谈创新。基础的东西是指专业性,怎么评定?你是几级技师?没有一个评定机制,客户只能在几家店里去试,试了后说这里好,那里好。”

  ▲在会议中部,美骑创始人周福源先生讲解了美骑2017年的发展战略。美骑不再只是媒体,在得到A轮融资和挂牌新三板后,将打造内容、产品、销售三大平台,覆盖营销多个渠道,提供全面化的服务。图为周先生讲解美骑的电商业务。

  从事体育咨询运营近20年的资深体育职业经理人叶剑华先生对泛体育赛事有很深的理解,明年也将引入十余场格兰芬多耐力挑战型自行车赛。他上台陈述了他对自行车赛事的了解:体育赛事的定义很简单,但是实际举办很麻烦。政策上,现在体育赛事不用审批,但是会让赛事举办更麻烦,中国体育管理结构其实没有跟上赛事发展的速度。中国现在最火的是马拉松,但是单纯靠商业运营能够赚钱的公司不会超过5家,其他大部分都依靠政府支持。搞赛事最先要确定自己的目的,切忌靠赛事概念圈钱。

  他还认为中国体育市场还是缺乏强势的文化,如果没有文化,行业是无法持续性地走下去的。真正的体育核心产业其实是一种文化产业。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讨论中,Heros自行车运动文化品牌创始人、上海奥林体育的总经理徐稼逸先生阐述了自己的办赛理念,即用赛事引导民众通过自行车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办赛事赚不赚钱?面对主持人的辛辣提问,诺迪维副总经理来宁先生(左)主动第一个回答:“每年的自行车比赛超过1000家,有多少在未来三年可以生存下去,是个问号。但做好品质,做好赛事质量,不愁拿不到应该挣的钱。盈利哪儿来?承认中国的特色,利用这个特色,承认一些政府一些部分在支持这些,使得自己可以生存下去。未来如何转型,我们也一直在讨论。政府也意识到,我不能一直支持你,你必须走向市场。比如,我给你封路,我救护车给你敞开大门,再挣不了钱,就是你的事情了。”他的理想赛事定位是精品,哪怕是小众。他希望有更多人认同一个参赛理念:我不是去参加一个很廉价的赛事,而是要花钱拥有好的赛事体验。

  老车迷俱乐部的杨艳丽从事自行车业有32年了,对此她的看法是,职业化的比赛,要花重金请演员。做群众,就没有那么复杂。群众赛事和专业赛事不一样,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做群众赛事,只要用心,有情怀,钱是一定可以赚到的。

  ▲“毒舌”戴珞(左)每年都不会缺席美骑的高峰论坛,而且像上一年一样喜欢提些敏感话题。今年,他的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站在体育赛事运营方,赛事分职业、业余,如何解决牌照问题?

  上海万胜体育的运营总监沈蔚先生(右)多年来都在与职业赛打交道,他回答道,UCI赛事分为多个级别,UCI2.2级比赛是开放给俱乐部参加的。近年环上海自行车赛,其实也邀请了俱乐部队伍来参加。中国业余车手间的水平差异很大,比赛过程中车手被拉得很散,并没有团队配合前进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业余车手水平不足,是否适合职业比赛很难定义。业余车手如果水平一般,其实并不建议轻率参与到职业赛事中。

  ▲凯兴资本创始合伙人潘石坚先生虽在很早前就开始关注自行车业,不过到目前为止也就投了骑记这一家。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自行车市场在2025要达到千亿级别。凯兴的骑行投资逻辑是消费升级、赛事增长、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的合力。去年他看了很多智能硬件,发现它们到今年情况都不是特别好。2017年凯兴会注重在赛事领域投几家公司。

  ▲凯兴目前最关注的概念是体育+旅游,潘石坚解释说政府有很强的宣传需求m6米乐安装,自行车和旅游就是很好的展示渠道。他还提出自行车销售模式要革新,效仿骑车的4S店模式,其实这也是一种骑行驿站的概念。

  ▲阿里体育总编辑、媒体中心总经理何勤先生认为在目前国民经济收入水平提升的情况下,自行车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夕,现在是最黑暗,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时候。运动发达的基础要借助社交媒体,让它成为一个时尚的表现。

  他透露阿里体育会把重心放在全民体育方面,职业赛事只是竞技赛事,只是竞争水平的体现,如自行车比赛,除了环法,总体观赏性一般。赛事应该是一个工具,推广工具。行业人士应该把骑行的门槛尽可能地降低,然后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业态,如共享单车,是运动型的共享单车。在其中尽量发挥社群的作用,将自行车转为一种社交行为。阿里体育在2017年会涉足自行车行业,首先会运营环海南岛自行车赛,后续也会举办城市赛、越野赛。

  ▲广东国民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中保(广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彭斯特(左)认为骑行人数并不少,行业人士要营造一种生活氛围,政府也要有关于道路建设的服务。他透露区域性的投资机构会选择较成熟、可靠性更高的企业进行投资。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新闻主播郭强(右)认为环法的直播质量很优秀,国内自行车赛事直播质量一般,这有拍摄经验问题,但更大原因是国内无线电传播信号管制,画面损耗较大,所以国外画面更好。

  他表示中国自行车赛事的组织还有很大的可提供空间,要向欧洲学习。自行车赛事是服务业,它要覆盖的范围很大。国内的自行车赛事观众很少,如环中赛,邀请了姚明去发枪,但是下面观众只有50名。在赛事期间,行业人士其实可以组织车友去观赛,呼吁大家要摒除门户之见,不是只有大产业好,身为其中一员才有更多的空间。赛事只是一个载体,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提高。

  ▲轻客联合创始人、总裁兼CTO杜磊博士演讲称自行车电动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这个行业,电单车会引发自行车行业下一个热潮。电单车是自行车的延伸,它的目标是让骑行更省力,而不是代替运动。

  电单车附加值更高,利润更高。在欧洲市场,一辆电单车的提成会高于普通自行车高,所以车店会极力推荐消费者购买电单车。

  传统自行车逐渐成为竞争红海,行业需要新的品类,变则通,不进则退。欧洲厂商认为,到2025年,电单车的市场将达到240亿,是自行车行业的未来。电单车的利润率是15~25%,拯救了很多自行车企业。

  为了制造电单车,如果使用国外力矩电动机方案,如果使用独大的博世电动机,整车售价会高达2400欧元以上。轻客有自己专属的VeloUP力矩传动系统,使用更灵活的模块化生产,针对不同车架订制不同产品,可以适应传统自行车五通。轻客也有VeloUP控制APP,在轻松骑行之余,还可以体验智能骑行,并有云端服务。轻客VeloUP是行业内最具性价比的电单车解决方案,成本不足博世电动机的一半。轻客还会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销协作,创造新的品牌,目前轻客已经和千里达、永久等大厂商合作推广产品。

  ▲千里达总经理梁霄凌先生(左)认为电单车会流行起来,中国环境下,创新是较难的,更快捷的方法是复制欧美的潮流并修改落地。电单车在欧洲盛行已经超过3年了,所以中国也是落后于欧洲三年了,但后续不会落后太多了。

  杰豹集团总经理邓大涛先生(右)一直从事海外电单车的经营,他表示中国电单车的市场相对欧洲很小,欧洲一年进口100辆,但国内只有五位数。中国电单车产品的推广很少,而轻客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从六月份开始,轻客力矩系统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30%。

  ▲Sram中国的市场部负责人徐俊一(左)在台下提问道,纯电动车对于电单车的冲击如何?轻客现在的电助力模式是怎样的,如何兼容各种车架?

  杜磊博士(右)回应称,大城市目前严厉禁止电瓶车的上路,电单车会逐渐取代电瓶车,随着法律法规升级,电单车更安全,有着更强的替代性。轻客目前主要推广前后轮轴驱动的方案,这样可以最大便利地保留自行车生产基础,但是轻客也会针对其他其他地区推出中置电机版本。

  XDS小熊车队总教练廖武雄(左)也是自行车业的资深顾问,他在上一年高峰论坛就提出公共单车会冲击低端运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的影响力会更强。在,youbike严重冲击4千元以下的运动自行车,但是会提升高端产品的销售,车店的主力产品也会在6千元以上起跳。共享单车可能会让世界跟风中国,让更多的人进入到自行车领域当中。共享单车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不利因素。

  天津富士达的副总经理景毅龙先生(右)则态度乐观:“作为制作业来说,我们是比较高兴的,我们目前接受了很多共享单车订单。共享单车比普通客户要严格的,它对交货和售后能力都有要求。共享单车对运动自行车影响不大,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不会买运动自行车。在广大基层店,作为代步的车型是在下滑,但是运动车型是在上升。现在需要区分不同的市场。”

  ▲大行市场中心副总监康健先生(右二)半开玩笑说,一开始不明白美骑为什么会邀请自己来谈论这个议题,后来意识到里面的意思了。共享单车和大行面对的代步出行市场接近,因为大行属于受影响比较大的一类自行车企业。他认为对于行业可能是有点痛,但长期是利好的。共享单车也有可能影响到运动自行车,未来共享单车可能会接入到运动自行车领域。作为制造商,知道短期有痛,但还是想推动共享单车,去推动整个市场扩大。

  他还认为共享单车团队手里有的最值钱的是大数据,若他们能开放数据,我们都愿意购买。把用户抓到手里,卖什么产品都可以了。

  ▲凯路仕·烈风董事长、小鸣单车联合创始人邓永豪先生(右三)预测明年共享单车投放量不会低于2000万辆,共享单车的业务模型,会是改变世界未来出行模式的产品。“中国一直学习外国的商业模式,而共享单车是一个中国原创的商业模式。共享单车依靠中国发达的移动支付和APP技术,还有政府的包容性。投资人想进入共享单车,但也很谨慎,因为它目前没有明显的盈利模式。共享单车要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也要有互联网打赢共享单车这场仗,需要营造一个模式闭环。”

  他还预测陆续会有更多的团队进入共享单车,但是未来几个月会倒闭一批,未来可能只剩下四家,一个城市会容纳两到三家共享单车企业。

  ▲Bluegogo小蓝单车副总裁胡宇沸曾参与过uber的运营,他表示共享单车自然寿命为4年,可以持续产生利润,押金也可以产生价值。小蓝开始时是打算收购一批闲置自行车安装电子锁,但是后续发现收购单车很麻烦,不如自己直接做车,就成了现在。

  酷玩户外:美骑年度高峰论坛持续升温,从骑行生活到活动赛事、骑行装备到制造产业,延伸到体育文化和品牌运营,论坛话题已然从骑行扩展到了泛体育,各路英豪畅谈不断,干货颇多,思路玩法都在改变,互联网+带动的行业转型已势在必行!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