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上世纪50年代漳州流行“自行车的士”

2024-08-26 05:00:0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上世纪50年代漳州流行“自行车的士”可是,有谁知道,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漳州曾流行自行车的士:自行车可以营运,也可以用来载货,还可以用来载客。当时漳州市的自行车载客范围,东至厦门海沧嵩屿、西达龙岩连城、南至潮汕、北至福州,而且盛行一时。载远的,乘客得自带干粮,否则肚子得挨饿了。

  不过,可不是随便买辆自行车就能搞营运,“司机”必须得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政府也成立专门部门来管理自行车营运。不过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客运班车的普及,自行车载客才逐渐消失。

  到底是谁拥有漳州第一辆自行车?漳州知名老文史专家黄叶沱曾在报上撰文《话说漳州“自行车”》说:“旧漳州的自行车是在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据说是西门人吴维烈去日本学习牙医回国时,带回一架‘菊花牌’自行车骑用,以作代步。这就是旧漳州的第一辆自行车和第一位骑自行车的人。”不过,到了1949年,漳州地区自行车已多达数千辆。

  那个年代的漳州,虽然已有汽车,不过由于公路尚不发达,汽车数量不多,自行车在当时还是“较先进”的交通工具。于是便有人利用自行车进行载货载客。

  据《漳州交通志》记载,漳州自行车载客,始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漳州沿海县份时时有商贩用自行车载货赶集,或受雇载运。新中国成立后,漳州至汕头公路尚未建成,回乡探亲的华侨多从汕头、诏安、云霄雇请自行车回漳州,于是自行车载客应时而兴。为了使乘客乘坐舒适,载客工人将车后小行李架改装为大货架,客货兼载,以客为主,自行车载客便成为一种人力客运的重要方式。

  “我就有一位亲戚从事自行车载客。”60多岁的市民郑先生说,漳州自行车最初都是28寸式,“体形”较大,这些车都是进口的,例如雷利牌、红牌、三枪牌等,价格不菲。而50多岁的市民张先生回忆,自己的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托人买了一辆,要300多元。到了上世纪60年代,国产牌车子比较流行,有凤凰、永久等品牌,车子为黑色28寸,前有一或两根横杆,车前头有灯,主要依靠车轮摩擦产生的热量来发光,车把处有铃铛,类似于现今车子里的喇叭,凤凰价格约为160多元,永久约为150多元。

  “自行车载客,类似于现在的的士。”郑先生说,当时的自行车不仅有载客,也有载货的,但可不是买辆自行车那么简单。由于车子本身的承重量达不到载客载货的要求,车子买回来后,还需要进行一番改装,使车子更加牢固耐用。首先,要将车轮的钢圈换成较厚的,钢圈线全部换成加粗型号;其次,前插处要再加两根保险杆;最后,在自行车的三脚架处加脚刹,防止车子因载重过重而刹车不灵,为了让“乘客”坐在车座上舒服,有的会对车座进行处理,比如在上面铺上麻袋,以便坐着比较舒服m6米乐中国在线登录入口。车座也要用木板加长加宽。

  在当时,自行车载客是市民最重要的出行公共交通方式,因此,有关部门将自行车载客纳入管理。据《漳州交通志》记载,1953年,漳州成立了自行车管理站,自行车营运纳入管理,载客工人计有138人。

  想用自行车上街载客,也是需要考证的。据《漳州交通志》记载,1954年5月,自行车管理站为了加强对自行车营运的管理,确保乘客安全,对长途载客的工人实行驾驶技术考核,并在市区设新桥、旧桥、西关、东关、北关、圆圈6个自行车停靠点。

  “考试有点像今天的驾考。”70多岁的市民林老伯说,当年他不过20岁,生活在平和,当时考驾照是在中秋埔(现平和体育场)的大场地里进行,每人用自行车后架载两袋近100公斤的沙子,沿着指定路线行驶。“中间还有几个小坡和石头障碍物,这些路段要顺利安全行驶过,才算合格,才可以上路载客。”

  据郑先生说,当时加入运营的自行车,车子的前插都要挂上一个类似箭头的标志,上写“安全第一”。当时的漳州人称这些自行车为“箭仔牌”。只有经过正式“挂牌”的自行车才是政府承认可以载客的车子,其余的车子要是擅自“接单”,就类似于现在的“的士”,一旦被管理处的人抓到,是要被罚款的。

  据《漳州交通志》记载,当时漳州市的自行车载客范围,东至厦门海沧嵩屿、西达龙岩连城、南至潮汕、北至福州,而且盛行一时。到了1956年,漳州市区共有“自行车的士”386辆,全市各县及乡镇,合计有1300多辆。

  据市民老李回忆,当时漳州有很多个自行车载客站。想要“乘车”的就要到这些站点。而自行车车主也会来此等生意,当时每个站点旁有个黑板,各个“司机”的名字都写在一个竹牌上,竹牌挂在黑板上,一有生意,就要由挂在最前面的人先行“接单”,第一个人对价格不满意或者不愿意接单,方可轮到后面的人来谈价。

  载客时,要是遇到路途较远的,自行车车主和乘客有的会自行带饭团,以便路上充饥,遇到要过夜的,则需要到沿路的客栈旅社住宿。有时遇到上坡,一些比较通情达理的乘客会自行下车,但也有些执意不肯下车的,“司机”还得费力地站起来踏车。“有时一次要坐三个人呢。”李先生说,由于当时自行车营运是合法的营运形式,市民乘坐自行车还有呢。

  据《漳州交通志》记载,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公路客运班车的普及,自行车载客开始慢慢走下坡路,有些自行车工人慢慢转行当搬运工等。到了1972年,营业自行车仅剩104辆。到了1978年,漳州市自行车社与三轮车社合并,成立交通服务公司,兼营汽车营运业,至此,自行车营运基本消失。

  在龙海的下庄一带,记者找到曾经的龙海颜厝自行车联合运输服务组,现在已更名为龙海市颜厝运输站。现今也无需再管理自行车了。70岁的郑站长牵出了跟随自己40多年的28寸凤凰牌双杆自行车,郑站长打趣说:“前几天特意牵着这辆车上街转了一圈,坐在上面感觉比别人高,现在没有人再骑这种车了。”(本网记者 萧镇平郑娟娟 文/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