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七个强化”推进电动自行车整治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七个强化”推进电动自行车整治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和维修全链条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开展电动自动车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
市市场监管局部署自今年3月至年底在全市开展新一轮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治理+帮扶”,多措并举防范化解质量安全隐患,突出做好“七个强化”。
对全市14家电动自行车整车、5家相关配件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产品包装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产品的说明书、合格证以及证书明示内容是否与实物相符;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是否具备软硬件防篡改设计功能、不预留改装后门;产品认证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一致性要求,是否存在超认证范围生产电动自行车的行为。督促所有生产企业严格把关原材料配件质量,规范制度管理,按规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
在前期排摸基础上对全市2448家销售和维修单位开展新一轮全覆盖执法检查,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改装、加装等各类违法行为,将严重违法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约谈市场主流品牌区域总代理,明确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要求,宣贯相关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知识。督促销售者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和其他标识等信息,并建立进货和销售台账;严格实施分区销售模式,实施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分区销售,做到明确告示,明码标价;严格落实产品信息公示,在销售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所售电动自行车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信息;严格履行消费告知义务,明确告知消费者电动自行车上牌相关事项以及购买非标车无法上牌上路等后果。督促销售者、维修者建立废旧蓄电池回收台账,严禁维修更换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器、蓄电池、电动机等相关产品,严禁改装电动机、蓄电池、电源控制线路、、转把等装置,严禁改装或加装后座、后靠背、后尾箱、后防护板、电池组盒等组件。督促所有经销单位按规定配备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加强网络销售行为监管,强化平台监测属地网站和网店涉及电动自行车、电池和充电器违法违规行为。
突出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蓄电池及充电器电气安全性能等重点,增加质量监督抽查批次和频次,严格开展不合格后处理。通过比对分析本地及外地不合格品牌情况,靶向发力,聚焦问题,加强产品抽检。对涉及无锡、天津、滁州、台州等外地厂家生产的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及配件,及时通报生产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开展溯源治理。
紧盯区域总代理、销售门店、维修单位,通过开展明察暗访,畅通举报渠道、不合格产品跟踪抽检等举措,依法严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改装加装、无证生产、不按标准生产等违法行为,重点关注更换大容量蓄电池和加装蓄电池、拆除限速器等隐患风险,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曝光大案要案,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态势。
指导督促生产、经销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销售符合国标的产品,加强行业自律。督促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组织企业签订《苏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经营自律公约》,规范销售企业经营行为,完善购销台账,规范分类销售,杜绝拼改装行为,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压实外卖平台、骑手众包企业、快递服务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骑手、快递员安全教育和管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及充电装置,强化充电安全意识。
配合住建、消防等部门召开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质量安全推进会m6米乐中国在线登录入口,对该市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生产运营企业及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国家标准GB/T 42236.1-2022《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宣贯,合力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问题,推动配备具有漏电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符合国家标准的集中充电设施,加强集中充电设施生产、销售、建设、验收、运营、维护的全链条安全管理。在昆山、常熟等地积极探索“智慧电梯”建设,运用智慧化手段识别、阻断电动自行车进梯上楼隐患,强化智慧监管事前防范、事中响应和事后追溯功能,推动“人、机、网”协同监管。研究制定物联网智能空开和热成像技术对电瓶车充电全过程消防安全进行监管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规范,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实施远程断电。
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加强电动自行车上牌点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信息互通。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指导企业严格依据标准生产销售,鼓励企业开发风险低、更加安全可靠的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电池的本质安全水平。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日常发布消费提示,在大型商圈、车站广场、电动自行车销售等重点场所开展宣传,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安全消费意识,合法合规购买使用电动自行车,进一步形成社会共治合力。(来源:苏州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