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笔友-潮州新闻网-潮州日报官方网站

2024-08-26 05:03: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笔友-潮州新闻网-潮州日报官方网站我们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有奋不顾身的友谊吧。岁月蹉跎,当我们再次拾起抽屉信封里陈年的往事,那一段段傻得疼痛的情感都变成回忆里的青涩。

  80后的我们,远离电子产品的年代,却有一份真,那是用笔洋洋洒洒书写出来的;一封信,一枚小小的邮票,夹在邮箱里满满的期待,这是那个时代的我们,交笔友交到走火入魔,在字里行间把对方想成杨钰莹,爱慕成毛宁,说到底,即使在路上擦肩而过,也无法辨认谁是谁。但却陪伴着整个青春,为我祭奠逝去的青葱年华。

  那时候,交笔友不亚于现在的网络交友,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总会在文末附上作者的姓名和通讯地址,喜欢交笔友的朋友就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中意的作者来,以文会友,写个交友信,附上自己的一篇佳作,按地址寄过去,这样一来二去,混熟了。那时候,信上写的都是笔名,还特别有创意的,诗画姑娘、燕大侠、还珠格格之类的,心理崇拜谁就把自己套进去,过把追星瘾。笔友通常是不管时间不管地址,永远不过问彼此的姓名,真实信息。以至于现在我想寻回信封上的笔友们,都无从下手。

  放学后,最期待“叮铃铃”的声音在小巷里响起,邮递员骑着二十八寸的自行车,车尾两边挂着邮袋,挨家挨户地送信,每次来到家门口,总会吆喝一声,妹子,你的信。匆匆接过信件,确认签字,又百米冲刺溜回房间,那偷偷的喜悦如同初恋般,仿佛拆的是一封情书。每每此时,总要观察下信封的风格,揣测笔友是个什么性格的人,看到飘着烟雨江南的信纸,免不了要和对方开始“为赋新词强说愁”;看到画着图案的,总会想着此笔友幼稚至此,不配与我共享诗词歌赋;真不知那时故作心比天高的我是怎样写出那么多伤感的话语,以至于笔友论起我的样子,总会说一定是三十开外的妇人。而今,当我真到了此番年纪,却再也论调不了太多人生疾苦,兴是一切都习以为常了。

  记得那时最常交往的是个“燕大侠”的北方人,那年,他特别喜欢乡土文化,每次聊起我住潮州,他总会兴致勃勃地问这问那,想了解潮州的美食,潮州的景点,那段时间,我竟也会泡在图书馆,为他的种种问题找资料,为的是在写信时更能提现我是地道潮州人,能论出个专业的文化术语,想必在那时我才渐渐钟情于潮州文化。有一次,我为给他更形象地展现潮州特色,竟觉得文字叙述不过瘾,还特意跑了好几公里外的邮局,选了大半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一套心仪的潮州文化邮票,细心地附在信封里,包裹严实寄过去,那时候寄信通常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到北京,一寄一回总得半个月,等待回信的日子是耐人寻味的,每天总会到邮箱里张望,再看看左邻右舍的邮箱,害怕邮递员粗心,又常常在门口一坐就是半小时,认真听着邮递员熟悉的车铃声在深处飘来,又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带着遗憾回家。好不容易盼来了他的来信,回信时他字里行间满是惊喜,我能想像他那欢呼雀跃的样子,却勾勒不出他的音貌来。他特别有心地寄来包裹,信上描绘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正道是秋天收获的季节,那圆圆鼓鼓的一大袋子,竟是时下最诱人的花生仁,看得出每一颗都是精选出来,像一个个穿着红色外衣的小胖子,看来笔友为剥这几斤花生仁也是费尽心思。为互不相识的对方如此细心地付出,内心竟有说不出的喜悦。再后来,燕大侠一周至少都会有一封书信寄过来,或是分享奇闻趣事或是论书籍谈故事,总觉得有唠不完的嗑,我们变成了世上熟悉的陌生人。生活有再多的喜怒,学习有再多的胜败,都不忘记写入字里行间,那盼信和回信的喜悦,就如期待谈一场奋不顾身的恋爱,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细腻的少男少女情感总会跃然纸上,直到后来,我们考上大学,那段时间疯狂迷上社团活动,书信往来逐渐少了,再后来,有了现实中的爱情,彼此就更疏远了。也不记得是从哪封书信开始便失去了联络,也许我们都在黄昏仰头看着同一道彩虹,也许我们都在街角的茶馆驻足张望,未曾谋面的燕大侠是我青春故事里淡淡的遗憾。

  此刻,很想再从报纸的文章里寻一个人,一段故事,以笔友的方式传递思念,搁笔细想,一条微信一封邮件一个视频电话就足以把话说清楚,把情感表达出来,把彼此的信息查得一清二楚,笔友早是过时而落后,走上街头,昔日生锈的邮箱早换成了绚丽的LED广告墙,偶尔的信函是由快递员送上门,而且还是证件之类的,早没有洋洋洒洒的记录,如果再寻得一人写一封信m6米乐平台注册,大概会被晒进朋友圈引人笑话。

  这一段段淡淡的笔友情谊就如青春里的一支支玫瑰,它艳丽而醉人,芬芳而动情,等到它消逝的那一天,也会以枯萎的姿态被制作成书签,藏在书里的小小夹层,待到年老时,翻开这一页页回忆,年少的犯傻早已烟消云散,但也珍惜,以一抽屉书信,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

搜索